10-13

10-13心術

  作為將領的原則,應當首先修養心性。必須做到泰山在眼前崩塌而面不改色,麋鹿在身邊奔突而不眨眼睛,然後才能夠控制利害因素,才可以對付敵人。



  軍事崇尚正義。如果不合乎正義,即使有利可圖也不要行動。並非一動就有危害,而是因為後來將有不能應付的事情發生。只有正義能夠激憤士氣,用正義激憤士氣,就可以投入一切戰鬥。



  作戰的措施大致是:當戰爭尚未發生的時候,要積蓄財力;當戰爭即將發生的時候,要培養戰鬥力;當戰爭已經打起來的時候,要培養士氣;當戰爭已經取得勝利的時候,就要修養心性。小心謹慎地設置報警的烽火,嚴格認真地在邊境巡邏放哨,使農民無所顧忌,安心耕種,這就是積蓄財力的做法。用豐盛的酒食等物慰勞戰士,讓他們悠閒自在,養精蓄銳,這就是培養戰鬥力的做法。取得小的勝利,要使戰士感到更加緊迫;受到小的挫折,要讓戰士得到更大的激勵,這就是培養士氣的做法。使用戰士要注意不讓他們完全實現自己的欲望,這就是修養心性的做法。所以戰士們常常積蓄著怒氣,心中懷有欲望卻不能完全實現。怒氣沒有消除乾淨就有餘勇可賈,欲望沒有完全實現就將繼續追求,所以即使吞併了天下,戰士也不厭惡打仗。這就是黃帝的軍隊經歷了七十次戰鬥也不懈怠的原因。如果不修養心性,戰士們打了一次勝仗後就不能繼續作戰了。



  將領要聰明而嚴厲,戰士要愚昧。聰明就不可預測,嚴厲就不可冒犯,所以戰士們都把自身完全交出來聽從命令,怎麼能不愚昧呢?惟其戰士愚昧,然後才能跟他們一道捨生忘死。



  大凡出動軍隊,要瞭解敵方的君主,瞭解敵方的將領,然後才能夠出兵於危險的地方。魏將鄧艾率兵伐蜀漢,從陰平小道行無人之地七百餘裡,用繩子拴著士兵從山上墜下深谷,如果不是蜀漢後主劉禪昏庸無能,那麼百萬大軍也可以坐而捆綁擒獲。鄧艾本來就對劉禪輕慢,所以才出兵於危險之地。因此,古代的良將,能用大軍去試探敵人的強弱、虛實,同時也用敵人的反應來衡量自己,這樣就可以決定行動方針了。



  作為主將的原則是:明白道理然後可以出兵,瞭解形勢然後可以增兵,懂得節制然後可以用兵。明白道理就不會屈服,瞭解形勢就不會喪氣,懂得節制就不會困窘。見了小利益不動心,遇上小禍難不回避。小利益、小禍難不值得辱沒我的本領,然後才能夠應付大利益、大禍難。只有善於培養本領又自愛的人,才無敵於天下。所以一忍可以抵禦百勇,一靜可以控制百動。



  軍隊自有長處和短處,無論敵我都如此。請問:我方的長處,我拿出來運用,敵人卻不與我較量;我方的短處,我隱蔽起來,敵人卻竭力與我對抗,怎麼辦呢?回答道:我方的短處,我故意顯露出來,使敵人心生疑慮而退卻;我方的長處,我暗中隱蔽起來,使敵人輕慢而陷人圈套。這就是靈活運用自己的長處和短處的方法。



  善於用兵打仗的人,要使戰士們沒有什麼顧忌但有所依靠。戰士們沒有什麼顧忌,就知道犧牲了也不值得可惜;有所依靠,就知道不至於一定失敗。手握一尺長的鞭子,面對著猛虎,敢於奮力呐喊而揮鞭打擊;空著手遇上了蜥蜴,也會嚇得面容變色連連後退,這是人之常情。懂得這個道理,就可以帶兵了。假如赤身露臂但手握著劍,那大力士烏獲也不敢逼近;要是頭戴著盔,身穿鎧甲,靠著武器而睡覺,那小童也敢彎弓射殺了。所以善於用兵打仗的人,利用各種條件來鞏固自己;能夠利用各種條件來鞏固自己,那就威力無窮了。



鹿寮坑文化工作室  編譯      
  sìm sùd sù sun
  心 術 蘇 洵
 
 
  vui ziǒng ziì to⁺ dòng sièn chi⁺ sìm tăi sàn bèn rhi
  為 將 之 道 , 當 先 治 心 。 泰 山 崩 於
  cien rhi sed bud biĕn mi lùg hìn rhi zó rhi mug bud shun⁺
  前 而 色 不 變 , 麋 鹿 興 於 左 而 目 不 瞬 ,
  rhan heu⁺ kó rhì zhĭ li⁺ hoi⁺ kó rhì tai⁺ tìd
  然 後 可 以 制 利 害 , 可 以 待 敵 。
 
 
  fam bìn shong⁺ ngi⁺ bud ngi⁺ sùi li⁺ vùd tung⁺ fùi rhid
  凡 兵 上 義 , 不 義 雖 利 勿 動 。 非 一
  tung⁺ ziì vui hod rhi tà ngid ziòng rhìu só bud kó cŭ shiú ziug
  動 之 為 害 , 而 他 日 將 有 所 不 可 措 手 足
  rhà fu vui ngi⁺ kó rhì nu⁺ sii⁺ sii⁺ rhì ngi⁺ nu⁺ kó
  也 。 夫 惟 義 可 以 怒 士 , 士 以 義 怒 , 可
  rhí bag zhăn
  與 百 戰 。
 
 
  fam zhăn ziì to⁺ mui⁺ zhăn rhòng ki coi ziòng zhăn rhòng
  凡 戰 之 道 , 未 戰 養 其 財 , 將 戰 養
  ki lìd gĭ zhăn rhòng ki hĭ gĭ shĭn rhòng ki sìm giún
  其 力 , 既 戰 養 其 氣 , 既 勝 養 其 心 。 謹
  fùng sǔi ngiam chìd heu sií gàng zhá vu só gŭ ki⁺ só
  烽 燧 , 嚴 斥 堠 , 使 耕 者 無 所 顧 忌 , 所
  rhì rhòng ki coi fùng kǒ rhi rhiu rhiu ziì só rhì rhòng ki
  以 養 其 財 。 豐 犒 而 優 游 之 , 所 以 養 其
  lìd siáu shĭn rhid gib siáu cŏ rhid li⁺ só rhì rhòng ki
  力 。 小 勝 益 急 , 小 挫 益 厲 , 所 以 養 其
  hĭ rhung⁺ ngin bud cin⁺ ki só rhùg vui só rhì rhòng ki sìm
  氣 。 用 人 不 盡 其 所 欲 為 , 所 以 養 其 心
  gŭ sii⁺ shong hiug ki nu⁺ fai ki rhùg rhi bud cin⁺ nu⁺
  。 故 士 常 蓄 其 怒 、 懷 其 欲 而 不 盡 。 怒
  bud cin⁺ zed rhìu rhi rhúng rhùg bud cin⁺ zed rhìu rhi tàm gŭ
  不 盡 則 有 餘 勇 , 欲 不 盡 則 有 餘 貪 。 故
  sùi bĭn tièn ha⁺ rhi sii⁺ bud rham⁺ bìn cii⁺ vong dĭ ziì só
  雖 并 天 下 , 而 士 不 厭 兵 。 此 黃 帝 之 所
  rhì cid shìb zhăn rhi bìn bud tai⁺ rhà bud rhòng ki sìm rhid
  以 七 十 戰 而 兵 不 殆 也 。 不 養 其 心 , 一
  zhăn rhi shĭn bud kó rhung⁺ rhì
  戰 而 勝 , 不 可 用 矣 。
 
 
  fam ziǒng rhùg zhĭ rhi ngiam fam sii⁺ rhùg ngi zhĭ zed
  凡 將 欲 智 而 嚴 , 凡 士 欲 愚 。 智 則
  bud kó cèd ngiam zed bud kó fam⁺ gŭ sii⁺ gài vùi gí rhi
  不 可 測 , 嚴 則 不 可 犯 , 故 士 皆 委 己 而
  tin⁺ min⁺ fu òn ded bud ngi fu vui sii⁺ ngi rhi heu⁺
  聽 命 , 夫 安 得 不 愚 ? 夫 惟 士 愚 , 而 後
  kó rhi ziì gài sí
  可 與 之 皆 死 。
 
 
  fam bìn ziì tung⁺ dì tìd ziì zhú dì tìd ziì ziǒng
  凡 兵 之 動 , 知 敵 之 主 , 知 敵 之 將
  rhi heu⁺ kó rhì tung⁺ rhi hiám ten⁺ ngăi chui⁺ bìn rhi zhug zhùng
  , 而 後 可 以 動 於 險 。 鄧 艾 縋 兵 於 蜀 中
  fùi liu sham ziì rhung zed bag van⁺ ziì siì kó rhì cò piòg
  , 非 劉 禪 之 庸 , 則 百 萬 之 師 可 以 坐 縛
  bí gŭ rhìu só vú rhi tung⁺ rhà gŭ gú ziì hien ziǒng
  , 彼 固 有 所 侮 而 動 也 。 故 古 之 賢 將 ,
  nen rhì bìn shong tìd rhi rhiú rhì tìd cii⁺ shong gŭ hĭ ciu⁺
  能 以 兵 嘗 敵 , 而 又 以 敵 自 嘗 , 故 去 就
  kó rhì gied
  可 以 決 。
 
 
  fam zhú ziǒng ziì to⁺ dì lì rhi heu⁺ kó rhì gí bìn
  凡 主 將 之 道 , 知 理 而 後 可 以 舉 兵
  dì shĕ rhi heu⁺ kó rhì gà bìn dì zied rhi heu⁺ kó rhì
  , 知 勢 而 後 可 以 加 兵 , 知 節 而 後 可 以
  rhung⁺ bìn dì lì zed bud kiud dì shĕ zed bud zú dì
  用 兵 。 知 理 則 不 屈 , 知 勢 則 不 沮 , 知
  zied zed bud kiung giĕn siáu li⁺ bud tung⁺ giĕn siáu fam⁺ bud pid
  節 則 不 窮 。 見 小 利 不 動 , 見 小 患 不 避
  siáu li⁺ siáu fam⁺ bud ziug rhì rhùg ng` gì rhà fu rhan
  , 小 利 小 患 , 不 足 以 辱 吾 技 也 , 夫 然
  heu⁺ rhìu rhì gì tai⁺ li⁺ tai⁺ fam⁺ fu vui rhòng gì rhi cii⁺ ŏi
  後 有 以 支 大 利 大 患 。 夫 惟 養 技 而 自 愛
  zhá vu tìd rhi tièn ha⁺ gŭ rhid ngiùn kó rhì gì bag rhúng
  者 , 無 敵 於 天 下 。 故 一 忍 可 以 支 百 勇
  rhid cin⁺ kó rhì zhĭ bag tung⁺
  , 一 靜 可 以 制 百 動 。
 
 
  bìn rhìu chong dón tìd ngò rhid rhà gám mŭn
  兵 有 長 短 , 敵 我 一 也 。 敢 問 : 「
  ng` ziì só chong ng` chud rhi rhung⁺ ziì bí ziòng bud rhí ng`
  吾 之 所 長 , 吾 出 而 用 之 , 彼 將 不 與 吾
  gáu ng` ziì só dón ng` bĭ rhi zhĭ ziì bí ziòng kiong
  校 ; 吾 之 所 短 , 吾 蔽 而 置 之 , 彼 將 強
  rhí ng` gog nai⁺ ho rhad ng` ziì só dón
  與 吾 角 , 奈 何 ? 」 曰 : 「 吾 之 所 短 ,
  ng` kǒng rhi pău ziì sií ziì ngi rhi kiog ng` ziì só chong
  吾 抗 而 暴 之 , 使 之 疑 而 卻 ; 吾 之 所 長
  ng` rhìm rhi rhòng ziì sií ziì ab rhi to⁺ ki zhùng cii⁺
  , 吾 陰 而 養 之 , 使 之 狎 而 墮 其 中 , 此
  rhung⁺ chong dón ziì sùd rhà
  用 長 短 之 術 也 。 」
 
 
  shan⁺ rhung⁺ bìn zhá sií ziì vu só gŭ rhìu só shi⁺
  善 用 兵 者 , 使 之 無 所 顧 , 有 所 恃
  vu só gŭ zed dì sí ziì bud ziug sid rhìu só shi⁺
  。 無 所 顧 , 則 知 死 之 不 足 惜 ; 有 所 恃
  zed dì bud zhĭ rhi bid pai⁺ chag chui dǒng màng fú fún
  , 則 知 不 至 於 必 敗 。 尺 箠 當 猛 虎 , 奮
  fù rhi càu gid tu shiú ngi⁺ sid rhìd biĕn sed rhi kiog pu⁺
  呼 而 操 擊 ; 徒 手 遇 蜥 蜴 , 變 色 而 卻 步
  ngin ziì cin rhà dì cii⁺ zhá kó rhì ziǒng rhì tán
  , 人 之 情 也 。 知 此 者 , 可 以 將 矣 。 袒
  sid rhi ŏn giăm zed vù fèd bud gám bed gǒn ciu⁺ rhĭ gab
  裼 而 案 劍 , 則 烏 獲 不 敢 逼 ; 冠 冑 衣 甲
  gí bìn rhi cím zed tung zií vàn giùng sad ziì rhì gŭ
  , 據 兵 而 寢 , 則 童 子 彎 弓 殺 之 矣 。 故
  shan⁺ rhung⁺ bìn zhá rhì hin gŭ fu nen rhì hin gŭ zed
  善 用 兵 者 , 以 形 固 。 夫 能 以 形 固 , 則
  lìd rhìu rhi rhì
  力 有 餘 矣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