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-26

10-26六國論

  六國的滅亡,不是(因為他們的)武器不鋒利,仗打得不好,弊端在于用土地來賄賂秦國。拿土地賄賂秦國虧損了自己的力量,(這就)是滅亡的原因。有人問:“六國一個接一個的滅亡,難道全部是因為賄賂秦國嗎?”(回答)說:“不賄賂秦國的國家因為有賄賂秦國的國家而滅亡。原因是不賄賂秦國的國家失掉了強有力的外援,不能獨自保全。所以說:弊病在于賄賂秦國。”



  

  秦國除了用戰爭奪取土地以外,(還受到諸侯的賄賂),小的就獲得邑鎮,大的就獲得城池。比較秦國受賄賂所得到的土地與戰勝別國所得到的土地,(前者)實際多百倍。六國諸侯(賄賂秦國)所喪失的土地與戰敗所喪失的土地相比,實際也要多百倍。那么秦國最想要的,與六國諸侯最擔心的,本來就不在于戰爭。想到他們的祖輩和父輩,冒著寒霜雨露,披荊斬棘,才有了很少的一點土地。子孫對那些土地卻不很愛惜,全都拿來送給別人,就像扔掉小草一樣不珍惜。今天割掉五座城,明天割掉十座城,這才能睡一夜安穩覺。明天起床一看四周邊境,秦國的軍隊又來了。既然這樣,那么諸侯的土地有限,強暴的秦國的欲望永遠不會滿足,(諸侯)送給他的越多,他侵犯得就越急迫。所以用不著戰爭,誰強誰弱,誰勝誰負就已經決定了。到了覆滅的地步,道理本來就是這樣子的。古人說:“用土地侍奉秦國,就好像抱柴救火,柴不燒完,火就不會滅。”這話說的很正確。



  

  齊國不曾賄賂秦國,(可是)最終也隨著五國滅亡了,為什么呢?(是因為齊國)跟秦國交好而不幫助其他五國。五國已經滅亡了,齊國也就沒法幸免了。燕國和趙國的國君,起初有長遠的謀略,能夠守住他們的國土,堅持正義,不賄賂秦國。因此燕雖然是個小國,卻后來才滅亡,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。等到后來燕太子丹用派遣荊軻刺殺秦王作對付秦國的計策,這才招致了(滅亡的)禍患。趙國曾經與秦國交戰五次,打了兩次敗仗,三次勝仗。后來秦國兩次攻打趙國。(趙國大將)李牧接連打退秦國的進攻。等到李牧因受誣陷而被殺死,(趙國都城)邯鄲變成(秦國的一個)郡,可惜趙國用武力抗秦而沒能堅持到底。而且燕趙兩國正處在秦國把其他國家快要消滅干凈的時候,可以說是智謀窮竭,國勢孤立危急,戰敗了而亡國,確實是不得已的事。假使韓、魏、楚三國都愛惜他們的國土,齊國不依附秦國。(燕國的)刺客不去(刺秦王)(趙國的)良將李牧還活著,那么勝敗的命運,存亡的理數,倘若與秦國相比較,也許還不容易衡量(出高低來)呢。



  

  唉!(如果六國諸侯)用賄賂秦國的土地來封給天下的謀臣,用侍奉秦國的心來禮遇天下的奇才,齊心合力地向西(對付秦國),那么,我恐怕秦國人飯也不能咽下去。真可悲啊!有這樣的有利形勢,卻被秦國積久的威勢所脅迫,天天割地,月月割地,以至于走向滅亡。治理國家的人不要被積久的威勢所脅迫啊!



  

  六國和秦國都是諸侯之國,他們的勢力比秦國弱,卻還有可以不賄賂秦國而戰勝它的優勢。如果憑借偌大國家,卻追隨六國滅亡的前例,這就比不上六國了。



鹿寮坑文化工作室  編譯      
  liug gued lun⁺ sù shid
  六 國 論 蘇 軾
 
 
  chùn ciù ziì màd zhĭ rhi zhăn gued zhù heu kìn siǒng
  春 秋 之 末 , 至 於 戰 國 , 諸 侯 卿 相
  gài zèn rhòng sii⁺ cii⁺ meu ki meu fu shǒi hag tam tièn
  , 皆 爭 養 士 自 謀 。 其 謀 夫 說 客 、 談 天
  diàu liung gièn pàg tung rhĭ ziì liu hà zhĭ gid giăm gòng dín
  雕 龍 、 堅 白 同 異 之 流 , 下 至 擊 劍 扛 鼎
  gài vù géu to⁺ ziì tu mòg bud bìn lì mí rhì ngiùg
  , 雞 鳴 狗 盜 之 徒 , 莫 不 賓 禮 。 靡 衣 玉
  shìd rhì gón rhi shong⁺ zhá bud kó shìn sŭ rhàd vong gèu
  食 , 以 館 於 上 者 , 不 可 勝 數 。 越 王 勾
  ziĕn rhìu giùn zií liug cièn ngin ngui⁺ vu ki⁺ ci tien vun
  踐 有 君 子 六 千 人 , 魏 無 忌 、 齊 田 文 、
  chau⁺ shĭn vong hied lì bud vúi gài rhìu hag sàm cièn ngin
  趙 勝 、 黃 歇 、 呂 不 韋 皆 有 客 三 千 人 ,
  rhi tien vun zhàu zhĭ rhim⁺ hiàb gàn ngin liug van⁺ gà rhi sied ci
  而 田 文 招 致 任 俠 奸 人 六 萬 家 於 薛 , 齊
  zid hà tam zhá rhìd cièn ngin ngui⁺ vun heu rhàn zhàu vong
  稷 下 談 者 亦 千 人 , 魏 文 侯 、 燕 昭 王 、
  tăi zií dàn gài zhĭ hag vu sŭ hà zhĭ cin hŏn ziì
  太 子 丹 , 皆 致 客 無 數 , 下 至 秦 、 漢 之
  gièn zhòng ngí chin rhi ho⁺ dò sii⁺ bìn hag siì rhòng gài
  間 , 張 耳 、 陳 餘 號 多 士 , 賓 客 廝 養 皆
  tièn hà zŭn kied rhi tien vang rhìd rhìu sii⁺ ng′ bag ngin ki
  天 下 俊 傑 , 而 田 橫 亦 有 士 五 百 人 。 其
  liòg giĕn rhi chǒn gĭ zhá rhi cii⁺ tu⁺ ki rhi dòng poi⁺ gòn lí
  略 見 於 傳 記 者 如 此 。 度 其 餘 當 倍 官 吏
  rhi băn nung fù rhà cii⁺ gài rhìd ngin rhì cii⁺ rhòng zhá min
  而 半 農 夫 也 。 此 皆 役 人 以 自 養 者 , 民
  ho rhì gì rhi gued ho rhì kàm fu sù zií rhad cii⁺ sièn
  何 以 支 而 國 何 以 堪 乎 ? 蘇 子 曰 : 此 先
  vong ziì só bud nen mièn rhà gued ziì rhìu gàn rhiu niàu chiŭ
  王 之 所 不 能 免 也 。 國 之 有 奸 , 猶 鳥 獸
  ziì rhìu zhĭ màng kùn chung ziì rhìu tùg sid rhà kì chŭ tiau
  之 有 鷙 猛 , 昆 蟲 之 有 毒 螫 也 。 區 處 條
  pièd sií gog òn ki chŭ zed rhìu ziì rhì co rhi cin⁺
  別 , 使 各 安 其 處 , 則 有 之 矣 ; 鋤 而 盡
  hĭ ziì zed vu shi⁺ to⁺ rhà ng` káu ziì shĕ biĕn dì
  去 之 , 則 無 是 道 也 。 吾 考 之 世 變 , 知
  liug gued ziì só rhì giú sun rhi cin ziì só rhì sug mong zhá
  六 國 之 所 以 久 存 , 而 秦 之 所 以 速 亡 者
  gŏi chud rhi cii⁺ bud kó bud cad rhà fu zhĭ rhúng
  , 蓋 出 於 此 , 不 可 不 察 也 。 夫 智 、 勇
  biĕn lìd cii⁺ sĭ zhá gài tièn min ziì siŭ kied rhà
  、 辯 、 力 , 此 四 者 皆 天 民 之 秀 傑 也 ,
  lui⁺ bud nen vŭ rhì shìd rhì rhǒng ngin gài rhìd ngin rhì cii⁺ rhŏng
  類 不 能 惡 衣 食 以 養 人 , 皆 役 人 以 自 養
  rhà gŭ sièn vong fùn tièn ha⁺ ziì fŭ gŭi rhi cii⁺ sĭ zhá kiung⁺
  也 。 故 先 王 分 天 下 之 富 貴 與 此 四 者 共
  ziì cii⁺ sĭ zhá bud shid zhid zed min cin⁺ rhì sĭ zhá
  之 。 此 四 者 不 失 職 , 則 民 靖 矣 。 四 者
  sùi rhĭ sièn vong rhìn siùg shàd fab sií chud rhi rhid sàm
  雖 異 , 先 王 因 俗 設 法 , 使 出 於 一 : 三
  toi⁺ rhì shong⁺ chud rhi hòg zhăn gued zhĭ cin chud rhi hag hŏn
  代 以 上 出 於 學 , 戰 國 至 秦 出 於 客 , 漢
  rhì heu⁺ chud rhi kiun⁺ rhăn ngui⁺ zín rhì loi chud rhi giú pín zhùng
  以 後 出 於 郡 縣 , 魏 晉 以 來 出 於 九 品 中
  zhĭn sui tong zhĭ gìm chud rhi kò gí sùi bud cin⁺ rhan
  正 , 隋 、 唐 至 今 出 於 科 舉 。 雖 不 盡 然
  cí ki dò zhá lun⁺ ziì liug gued ziì giùn ngiòg rhung⁺ ki min
  , 取 其 多 者 論 之 。 六 國 之 君 虐 用 其 民
  bud gám chí fong ngi⁺ shĕ rhan dòng shi⁺ shi bag siăng vu rhid
  , 不 減 始 皇 二 世 , 然 當 是 時 百 姓 無 一
  bán zhá rhì fam min ziì siŭ kied zhá dò rhì hag rhǒng ziì
  叛 者 ; 以 凡 民 之 秀 傑 者 , 多 以 客 養 之
  bud shid zhid rhà ki lìd gàng rhì fung⁺ shong⁺ gài zhùi lù
  , 不 失 職 也 。 其 力 耕 以 奉 上 , 皆 椎 魯
  vu nen vui zhá sùi rhùg rhăn bán rhi mòg vui ziì sièn
  無 能 為 者 , 雖 欲 怨 叛 , 而 莫 為 之 先 ,
  cii⁺ ki só rhì sháu òn rhi bud zid mong rhà
  此 其 所 以 少 安 而 不 即 亡 也 。
 
 
  chí fong cù rhùg chùg hag rhung⁺ lí siì ziì ngien rhi zhí
  始 皇 初 欲 逐 客 , 用 李 斯 之 言 而 止
  gĭ bĭn tièn ha⁺ zed rhì hag vui vu rhung⁺ rhi shi⁺ rhim⁺
  ; 既 併 天 下 , 則 以 客 為 無 用 。 於 是 任
  fab rhi bud rhim⁺ ngin vui⁺ min kó rhì shi⁺ fab rhi chi⁺ vui⁺
  法 而 不 任 人 , 謂 民 可 以 恃 法 而 治 , 謂
  lí bud bid coi cí nen shiu⁺ ng` fab rhi rhi gŭ to⁺ miang
  吏 不 必 才 , 取 能 守 吾 法 而 已 。 故 墮 名
  shang sad ho kied min ziì siŭ rhĭ zhá săn rhi gùi tien mèu
  城 , 殺 豪 傑 , 民 之 秀 異 者 散 而 歸 田 畝
  hiŏng ziì sii⁺ rhi sĭ gùng zií lì bud vui ziì tu zhá
  , 向 之 食 於 四 公 子 、 呂 不 韋 之 徒 者 ,
  gài òn gùi zài bud dì ki gó hong⁺ vong ved rhì ló sí rhi
  皆 安 歸 哉 ? 不 知 其 槁 項 黃 馘 以 老 死 於
  bŭ hod fu rhìd ziòng dod gàng tăi sid rhì sii⁺ shi rhà cin
  布 褐 乎 ? 亦 將 輟 耕 太 息 以 俟 時 也 ? 秦
  ziì lon⁺ sùi shin rhi ngi⁺ shĕ rhan sií chí fong dì vŭi cii⁺ sĭ
  之 亂 雖 成 於 二 世 , 然 使 始 皇 知 畏 此 四
  ngin zhá sií bud shid zhid cin ziì mong bud zhĭ rhòg shi⁺ ki
  人 者 , 使 不 失 職 , 秦 之 亡 不 至 若 是 其
  sug rhà ziùng bag van⁺ fú long rhi sàn lim rhi gì hod ziì
  速 也 。 縱 百 萬 虎 狼 於 山 林 而 饑 渴 之 ,
  bud dì ki ziòng shi⁺ ngin shĕ rhì chí fong vui zhĭ ng` bud
  不 知 其 將 噬 人 。 世 以 始 皇 為 智 , 吾 不
  sĭn rhà
  信 也 。
 
 
  cú hŏn ziì fŏ sèn min cin⁺ rhì ho kied ni vu
  楚 漢 之 禍 , 生 民 盡 矣 , 豪 傑 宜 無
  gí rhi toi⁺ siǒng chin hì gŏ chau⁺ ziùng gì cièn shĭn siàu
  幾 ; 而 代 相 陳 豨 過 趙 從 車 千 乘 , 蕭 、
  co vui zhĭn mòg ziì gĭm rhà zhĭ vun gín vú ziì
  曹 為 政 , 莫 之 禁 也 。 至 文 、 景 、 武 之
  shĕ fab lin⁺ zhĭ mèd rhan ng pi⁺ fai nam liong vong
  世 , 法 令 至 密 , 然 吳 濞 、 淮 南 、 梁 王
  ngui⁺ ki vú òn ziì liu gài zèn zhĭ bìn hag kí
  、 魏 其 、 武 安 之 流 , 皆 爭 致 賓 客 。 豈
  zhìn cin ziì fŏ rhì vui⁺ ziog lug bud nen cin⁺ mi tièn ha⁺ sii⁺
  懲 秦 之 禍 , 以 謂 爵 祿 不 能 盡 縻 天 下 士
  gŭ sháu kòn ziì sií ded fèd chud rhi cii⁺ rhà rhà
  , 故 少 寬 之 , 使 得 或 出 於 此 也 邪 ?
 
 
  rhòg fu sièn vong ziì zhĭn zed bud rhan rhad giùn
  若 夫 先 王 之 政 則 不 然 , 曰 : 「 君
  zií hòg to⁺ zed ŏi ngin siáu ngin hòg to⁺ zed rhĭ sií rhà
  子 學 道 則 愛 人 , 小 人 學 道 則 易 使 也 。
  vù fù cii⁺ ki cin hŏn ziì só kìb rhà zài
  」 嗚 呼 , 此 其 秦 漢 之 所 及 也 哉 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