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-1

8-1師說

  古代求學的人一定有老師。老師,是可以依靠來傳授道理、教授學業、解答疑難問題的。人不是生下來就懂得道理的,誰能沒有疑惑?有了疑惑,如果不跟從老師學習,那些成為疑難問題的,就最終不能理解了。生在我前面,他懂得道理本來就早於我,我應該跟從他把他當作老師;生在我後面,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於我,我也應該跟從他把他當作老師。我是向他學習道理啊,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還是比我晚呢?因此,無論地位高低貴賤,無論年紀大小,道理存在的地方,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。



  唉,古代從師學習的風尚不流傳已經很久了,想要人沒有疑惑難啊!古代的聖人,他們超出一般人很遠,尚且跟從老師而請教;現在的一般人,他們的才智低於聖人很遠,卻以向老師學習為恥。因此聖人就更加聖明,愚人就更加愚昧。聖人之所以能成為聖人,愚人之所以能成為愚人,大概都出於這吧?人們愛他們的孩子,就選擇老師來教他,但是對於他自己呢,卻以跟從老師學習為可恥,真是糊塗啊!那些孩子們的老師,是教他們讀書,幫助他們學習斷句的,不是我所說的能傳授那些道理,解答那些疑難問題的。一方面不通曉句讀,另一方面不能解決疑惑,有的句讀向老師學習,有的疑惑卻不向老師學習;小的方面倒要學習,大的方面反而放棄不學,我沒看出那種人是明智的。巫醫樂師和各種工匠這些人,不以互相學習為恥。士大夫這類人,聽到稱“老師”稱“弟子”的,就成群聚在一起譏笑人家。問他們為什麼譏笑,就說:“他和他年齡差不多,道德學問也差不多,以地位低的人為師,就覺得羞恥,以官職高的人為師,就近乎諂媚了。”唉!古代那種跟從老師學習的風尚不能恢復,從這些話裡就可以明白了。巫醫樂師和各種工匠這些人,君子們不屑一提,現在他們的見識竟反而趕不上這些人,真是令人奇怪啊!



  聖人沒有固定的老師。孔子曾以郯子、萇弘、師襄、老聃為師。郯子這些人,他們的賢能都比不上孔子。孔子說:“幾個人一起走,其中一定有可以當我的老師的人。”因此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,老師不一定比學生賢能,聽到的道理有早有晚,學問技藝各有專長,如此罷了。



  李家的孩子蟠,年齡十七,喜歡古文,六經的經文和傳文都普遍地學習了,不受時俗的拘束,向我學習。我讚許他能夠遵行古人從師的途徑,寫這篇《師說》來贈送他。


鹿寮坑文化工作室  編譯      
  siì shod hon rhĭ
  師 說 韓 愈
 
 
  gú ziì hòg zhá bid rhìu siì siì zhá só rhì chon
  古 之 學 者 必 有 師 。 師 者 , 所 以 傳
  to⁺ shiu⁺ ngiàb gái fèd rhà ngin fùi sèn rhi dì ziì zhá
  道 、 受 業 、 解 惑 也 。 人 非 生 而 知 之 者
  shùg nen vu fèd fèd rhi bud ciung siì ki vui fèd rhà
  , 孰 能 無 惑 ? 惑 而 不 從 師 , 其 為 惑 也
  zhùng bud gái rhì
  終 不 解 矣 。
 
 
  sèn fu ng` cien ki vun to⁺ rhà gŭ sièn fu ng`
  生 乎 吾 前 , 其 聞 道 也 , 固 先 乎 吾
  ng` ciung rhi siì ziì sèn fu ng` heu⁺ ki vun to⁺ rhà
  , 吾 從 而 師 之 ; 生 乎 吾 後 , 其 聞 道 也
  rhìd sièn fu ng` ng` ciung rhi siì ziì ng` siì to⁺ rhà
  , 亦 先 乎 吾 , 吾 從 而 師 之 。 吾 師 道 也
  fu rhung dì ki ngien ziì sièn heu⁺ sèn rhi ng` fu shi⁺ gŭ
  , 夫 庸 知 其 年 之 先 後 生 於 吾 乎 ? 是 故
  vu gŭi vu cien⁺ vu zhóng vu shău to⁺ ziì só sun
  無 貴 , 無 賤 , 無 長 , 無 少 , 道 之 所 存
  siì ziì só sun rhà
  , 師 之 所 存 也 。
 
 
  zià fu siì to⁺ ziì bud chon rhà giú rhì rhùg ngin
  嗟 乎 ! 師 道 之 不 傳 也 久 矣 ! 欲 人
  ziì vu fèd rhà nan rhì gú ziì shĭn ngin ki chud ngin rhà
  之 無 惑 也 難 矣 ! 古 之 聖 人 , 其 出 人 也
  rhán rhì rhiu cia⁺ ciung siì rhi mŭn rhan gìm ziì zhŭng ngin
  遠 矣 , 猶 且 從 師 而 問 焉 ; 今 之 眾 人 ,
  ki hà shĭn ngin rhà rhìd rhán rhì rhi chí hòg rhi siì shi⁺
  其 下 聖 人 也 亦 遠 矣 , 而 恥 學 於 師 。 是
  gŭ shĭn rhid shĭn ngi rhid ngi shĭn ngin ziì só rhì vui shĭn
  故 聖 益 聖 , 愚 益 愚 , 聖 人 之 所 以 為 聖
  ngi ngin ziì só rhì vui ngi ki gài chud rhi cii⁺ fu
  , 愚 人 之 所 以 為 愚 , 其 皆 出 於 此 乎 ?
 
 
  ŏi ki zií cèd siì rhi gău ziì rhi ki shìn rhà
  愛 其 子 , 擇 師 而 教 之 , 於 其 身 也
  zed chí siì rhan fèd rhì bí tung zií ziì siì shiu⁺ ziì
  則 恥 師 焉 , 惑 矣 ! 彼 童 子 之 師 , 授 之
  shù rhi sìb ki gĭ teu⁺ zhá rhà fùi ng` só vui⁺ chon ki to⁺
  書 而 習 其 句 讀 者 也 , 非 吾 所 謂 傳 其 道
  gái ki fèd zhá rhà gĭ teu⁺ ziì bud dì fèd ziì bud
  , 解 其 惑 者 也 。 句 讀 之 不 知 , 惑 之 不
  gái fèd siì rhan fèd féu rhan siáu hòg rhi tai⁺ vui
  解 , 或 師 焉 , 或 不 焉 , 小 學 而 大 遺 ,
  ng` mui⁺ giĕn ki min rhà
  吾 未 見 其 明 也 。
 
 
  mu rhì ngòg siì bag gùng ziì ngin bud chí
  巫 、 醫 、 樂 師 , 百 工 之 人 , 不 恥
  siǒng siì sii⁺ tai⁺ fu ziì cùg rhad siì rhad ti⁺ zií rhun
  相 師 。 士 大 夫 之 族 , 曰 師 、 曰 弟 子 云
  zhá zed kiun ci⁺ rhi siău ziì mŭn ziì zed rhad
  者 , 則 群 聚 而 笑 之 , 問 之 , 則 曰 : 「
  bí rhí bí ngien siòng rhòg rhà to⁺ siòng sii⁺ rhà vui⁺ bì
  彼 與 彼 年 相 若 也 , 道 相 似 也 。 」 位 卑
  zed ziug siù gòn shĭn zed kiùn rhi vù fù siì to⁺ ziì
  則 足 羞 , 官 盛 則 近 諛 。 嗚 呼 ! 師 道 之
  bud fùg kó dì rhì mu rhì ngòg siì bag gùng ziì
  不 復 可 知 矣 。 巫 、 醫 、 樂 師 、 百 工 之
  ngin giùn zií bud chí gìm ki zhĭ nài fán bud nen kìb
  人 , 君 子 不 齒 , 今 其 智 乃 反 不 能 及 ,
  ki kó guăi rhà rhi
  其 可 怪 也 歟 !
 
 
  shĭn ngin vu shong siì kúng zií siì tam zií chong fen
  聖 人 無 常 師 , 孔 子 師 郯 子 、 萇 弘
  siì siòng ló dàm tam zií ziì tu ki hien bud kìb
  、 師 襄 、 老 聃 。 郯 子 之 徒 , 其 賢 不 及
  kúng zií kúng zií rhad sàm ngin hang zed bid rhìu ngò
  孔 子 。 孔 子 曰 : 「 三 人 行 , 則 必 有 我
  siì shi⁺ gŭ ti⁺ zií bud bid bud rhi siì siì bud bid
  師 。 」 是 故 弟 子 不 必 不 如 師 , 師 不 必
  hien rhi ti⁺ zií vun to⁺ rhìu sièn heu⁺ sùd ngiàb rhìu zhòn gùng
  賢 於 弟 子 , 聞 道 有 先 後 , 術 業 有 專 攻
  rhi shi⁺ rhi rhí
  , 如 是 而 已 。
 
 
  lí shi⁺ zií pan ngien shìb cid hău gú vun liug
  李 氏 子 蟠 , 年 十 七 , 好 古 文 , 六
  ngi⁺ gìn chǒn gài tùng sìb ziì bud gì rhi shi hòg rhi
  藝 經 傳 , 皆 通 習 之 ; 不 拘 於 時 , 學 於
  rhi rhi gà ki nen hang gú to⁺ zog siì shod rhì
  余 , 余 嘉 其 能 行 古 道 , 作 〈 師 說 〉 以
  rhi ziì
  貽 之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