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言雜字出版序 <進入網站>
識字教育是古代蒙學語文教育个起點,也是古代語文教育內容个重要組成部分。《四言雜字》是客家早期蒙學教材个典範,全文以韻語、屬對个方式,開啟兒童心智,激發兒童對漢字个認知,在漫長个流傳過程中,以其獨特个文化魅力曾經擁有過最廣大个讀者,對廣大兒童个文化啟蒙教育起著重要作用。
在臺灣个傳統文學中,《四言雜字》可說是客家早期私塾或家庭教育所用最基本而常見个蒙學課本之一,傳統啟蒙教材不但繼承了漢文个精華,亦突顯出臺灣本土个特色,經歷時代更迭而保存了不同个樣貌;這些傳統蒙書孕育了無數臺灣文人,乃是傳統文人文學、人格摎品味个基礎養成教材。
雜字个內容摎版本,依日治後版本觀察,原書並無分類章節,其細目內容概分為五十七類,依序記述有: 記帳、烹飪、蔬果、食物、器官、衣飾、農具、糧食、家用、建築、祭紀、禽獸、歲時、水運、刑法、信仰、三教九流、行業、歷史人物、四維八德、八音、世道人心、 五味昆蟲、地治、台灣風土、人性、處世之道、養生、各地民情、歷史人物、專心就業、作詩、醫藥、番人、契約、書牘、賞罰、報應、會計、慶弔、宗族、死亡、神鬼、命運、親屬、報應、官職、祈福、人倫、傷風敗俗、忠臣孝子、聖賢經典、人才、教育、文房四寶、結語。
傳統啟蒙教材具有傳統文學摎民間文學之美感,並有見證不同時期个教育方針、事物演變等歷時性特色。《四言雜字》在台灣客家人傳統漢學啟蒙教學上通過世代相傳个無形文化遺產,是人類創造文明个一個重要組成部分,是社會進步文脈承載見證摎悠久歷史基因个記錄。思量過往熟讀《四言雜字》者多,遂以原文語料方式標音製作,保存客家語言个發音摎語料,延續了客家古漢語个語文命脈。
芎林書香承繼前輩精神遺產,不為先賢德澤在時間長河裡淹沒消失,在今年初承蒙精通客家漢語个詹益雲老師共同協助下,標音、錄製完成《四言雜字》語料聲音,謹此發行出版摎世人分享實為幸甚。冀望雜字个前世今生透過網路个傳習,得以在中華文化蘊育下洗練出璀璨光芒。
蔡貿昇 整理於鹿寮坑 2015年5月15日 |